全球科技圈最大风口在哪里?不久前举办的2018年Google I/O开发者大会给出了答案,最大风口当属人工智能。需要科技硬实力支撑的AI风口,不仅在2018年风速不减,伴随技术的不断突破,还有越来越猛烈的趋势。
不过,AI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是建立在用户付出相对个人信息基础之上的,所以近几年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隐私话题事件,AI的便利与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升级,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早在去年大会上就强调,谷歌的策略从“移动为首位”变成“AI高于一切”。今年I/0大会上,AI也确实正在成为如Gmail邮箱、照片应用、谷歌助手等谷歌各项产品的“水电煤”。谷歌助手模拟人类电话订餐、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写作”、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帮用户归类照片等功能应用前景,引发业界看好。
实际上,不只是谷歌,国内也有很多企业早早涉足AI,其中以百度综合实力最强,领军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落子布局,商汤、科大讯飞等独角兽企业则在细分领域展现活力。
在移动互联网依靠人口、流量获得的产业红利期进入尾声之后,更具技术颠覆性的AI正在开启下个科技时代。但在人们惊叹阿尔法狗打败人类最优秀棋手的时候,却往往会忽略当前AI技术的本质,所有算法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反复训练。
专注下棋的AI可以只搜集棋局数据,但要实现更多功能,AI就必须从数据上反复分析。这条人工智能“食物链”中,用户数据喂养训练了更聪明、更实用的AI,AI给用户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每一次在互联网上点击所留下的个人信息,在成就AI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用传统眼光看起来不合理的隐私问题。
苹果公司CEO库克曾对谷歌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颇有微词——“拍过的照片,去过的地方,买过的东西,截图的文件、地图等信息同时也都“上缴”给了 Google。”但现实却是,苹果在AI领域与谷歌出现了差距,当谷歌助手模仿人类打电话几无破绽的时候,siri却因裹足不前而饱受批评。
数据对AI技术太过重要,谷歌的探索难免时常触碰“高压线”。 去年谷歌公司就承认,安卓系统用户在不联网、没有GPS信号、不插SIM卡的情况下,依然会向谷歌公司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2010年谷歌就因街景车在收集Wi-Fi网络数据时“意外收集用户电子邮件、搜索请求及其他网络活动相关隐私数据”,引发轩然大波。
谷歌为了开发能够帮助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进行临床监控,用于早期诊断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智能应用,和英国国家医疗体系NHS签署的信息共享协议中,可以访问160万份患者医疗数据,包括堕胎次数、用药类型、病史等,事情最终被裁定违反了隐私保护法。
但无论对人工智能抱有怎样的观点,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AI让人类生活更便利的大趋势都是不可逆的。然而每次科技进步都有前提,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完全回避AI技术进步的隐私问题。为了获得如今呈现给公众的AI能力,谷歌即便多次遭遇隐私门事件,也从未真正放弃过数据搜集的尝试,但这并不代表谷歌以及其他搜集用户数据的企业就“没良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往往倾向于找到确定性,而在找到主观上支持的某种观点时,就会过度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形成所谓的“证实性偏见”。互联网平台在注重隐私的人眼中,往往就像自己臆测的“偷斧人”,如果搜集用户数据,那就一定要干坏事。近乎于隐私洁癖的观点,如今已成为全球AI技术发展、甚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大敌。
互联网和AI都是新兴事物,规则建立有一定滞后性,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谷歌也好、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罢,每一步都没有先例,只能在探索中寻求边界的建立。犯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哪个行业,都是在错误中汲取教训才得以前进。全球科技企业暴露的用户隐私问题,并不能成为AI因噎废食的理由。
如果不能了解用户的兴趣信息,对用户来说每一条互联网广告都是骚扰,但这又是很多互联网平台能够提供免费服务的基础。如果不能了解用户位置,外卖没有办法准时送达,如果不能获悉病史,医疗AI又如何做出诊断?简单打个比方,可以将不同功能的AI视作不同职业的人,信息的充分沟通才能保障服务质量,如果消费者把自己隐藏起来,自然不可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归根到底,AI的便利和用户的隐私绝不是一道选择题,必须谋求平衡。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做出行动,用户数据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用于提高产品体验的数据并不会追溯到个人身份。同时,欧盟隐私法的实施,也开启了全球用户数据监管的规范化之路。在经历多年试错、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监管成熟之后,AI的便利和用户隐私已经进入动态平衡的新阶段,尚可讨论,但不需要过度担心。